众所周知,统一六国的是秦王嬴政。其实,这是一个比较容易产生误解的历史常识。首先,统一六国是一个简称,当时的中国并不仅仅是六个国家;其次,秦始皇过早地实现了统一,直接导致一时间无法消化当时统幅员辽阔的大帝国,导致整个秦帝国传到第二世,便发生了大崩溃;最后,要给各位传递的信息是,史上最强风险投资人,才是促成秦国并吞八荒的最大功臣,也是统一天下的大秦缔造者。
这个人从一个商人,倾尽个人财富,投资落魄公子,并亲自入场整合资源推落魄公子上位。同时,操盘整个诸侯国的运作,在使得这个国家兵强马壮国富民强之后,吞并了周国(周天子皇家地盘)、赵国、卫国。最终,让秦王赢政有了觊觎天下的资本。
这个人不是别人,就是战国末年卫国的商人,秦国的丞相,先秦著名政治家、思想家,姜子牙的二十三世孙——吕不韦。

古代人的姓氏是分开的,姓是指的祖宗源头,氏是指子孙后代的支流派系。吕不韦是卫国濮阳人,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。他的姓是姜,氏是吕。
吕不韦是杂家的代表人物,是中国实学派思想早期奠基者。他早期游走各地,以低价买入高价卖出的策略,积累了巨额财富。他是利用信息不对称,掌握一手货源,取得的商业成功,是运作产业链而致富的集大成者。
他也是因商致富,转作投资,在进入政坛的历史第一人。下面就是这位大神的故事,来了解古代跨界商家、杂家以及政治家等三家的大神传奇事迹。
原始财富积累阶段
吕不韦是姜子牙的后代,出生在周朝属于皇族的卫国。卫国的都城是朝歌,这里曾是商朝的首都。卫国出了很多大商人,孔子的学生子贡就是其中一位。吕不韦的出身并不低,在商业氛围浓厚的卫国,在家产丰厚的基础上,有一个同是大商人的父亲,从而发家,这并不算神奇。
神奇的是他对货物及市场的敏锐判断,神奇的是他整合资源的能力。通过他的眼光辨别事物的优劣,再经过缜密的思考进行商业布局,然后通过谈判与说服,拿到最好的货源及最低的价格,这就使他,成为了当时商界最厉害的角色。
行走天下进行商业往来,直到他在赵国遇见了作为人质的秦国公子子楚。
已经腰缠万贯的吕不韦,觉得商业发展遇到了瓶颈。于是,他就和自己的父亲谈了自己的想法。他问父亲:“我想做投资,这样我的生意才能更上一层楼。如果投资农业,以您的经验,我可以获利多少?”
父亲心算一番,回道:“最多能赚十倍。”
吕不韦又问:“如果我投资珠宝这样的贵重商品呢?”
父亲捋了捋胡子,略一沉吟,说道:“可以赚到百倍。”
吕不韦沉默了一会儿,郑重地问道:“如果我投资一个国家呢?从一个落魄公子开始,直到他成为最强国家的君王。”
父亲先是一愣,然后反问道:“可有目标?”
吕不韦弓身答道:“秦公子子楚,奇货可居。”
父亲深吸一口气,在屋内踱步良久,然后拍着吕不韦的肩膀说:“可获利无数。”
在吕不韦原始积累的阶段,难免有靠家里的嫌疑,很难得到很高的评价。因此,当他遇见了子楚之后,他才真正地走上了封神之路。

秦公子异人(子楚)
奇货可居的天使投资阶段
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,就是将作为人质的子楚扶上世子的位置上,从而成为未来的秦国太子,成为秦国的王。完成这一目标,需要具备一个基础三个前提。一个基础是财富基础,吕不韦已经具备。三个前提分别是,子楚同意被投资,子楚的父亲安国君立子楚为太子,安国君能顺利继承秦昭王的王位。
于是,吕不韦找到了子楚,和他有了一段非常奇妙的对话。吕不韦对子楚说:“哥们,我要投资你,帮你搞一个更大的门,OK不OK?”听他这么一说,子楚有些懵,还以为对方在嘲笑自己破败的门庭,便苦笑道:“不用了,你还是装修自己家的门面吧!我是一个人质,这样的生活也挺好的。”吕不韦迷之微笑,说道:“你的门大了,我的门才能大啊!”说完,行了一个臣子之礼。
这回,子楚算是明白了吕不韦的用意。子楚的父亲有二十多个儿子,他排行卡在中间,不上不下。他的母亲又不怎么得宠,想来他也就是个酒后诞生的角色。他就是一个因为秦赵联盟,被推出来放弃的受排挤的废物公子而已。
秦国推他出来,就说明对赵国的诚意很低,因此盟约之后常常袭扰赵国。由此,子楚在赵国国都邯郸,过的是相当困苦。如果两国正式开战,那么秦国也不会在乎子楚,赵国也不会留他一命。
如此绝境的子楚,自然清楚自身的处境,便在吕不韦的鼓励之下,接受了投资。
吕不韦分析道:“你是质子,有功与秦国,但是你在秦国没有靠山。目前你父亲宠幸的华阳夫人,却没有儿子。你认她作你的主母,当可获取靠山。并通过她,使你成为世子,然后万事可成。”
这是一次由投资人提供商业计划并亲自执行的项目,天下仅此一次,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!现在的创业者,个个都希望这样的投资人给我来一打。
当时的子楚也是这种状态,欣喜异常地承诺道:“等我当了大王,我和你共享秦国(先投资后给股份,现在也不存在这样的好事)。”
这之后,吕不韦拿出了一千五百金的启动资金。其中一千金去秦国布局,五百金留给子楚改善生活。
通过对局势的分析及人性的掌握,吕不韦先是搞定了华阳夫人的弟弟,再又搞定了华阳夫人。理由很简单,你没有儿子,当你老了,当华阳君死了,你们家族无以为靠必将衰落。
吕不韦给钱,还给他们依靠,自然可以说服他们。于是,在华阳夫人的大吹枕边风之后,子楚成了世子。子楚之前名叫异人,认了华阳夫人之后改名叫楚。
吕不韦现在已经具备一个基础两个前提,只差最后一个前提,安国君继位,子楚返回秦国成为太子。在等待这个机会的时候,吕不韦赶回了赵国,开始教导子楚为君之道。
在赵国后续的日子里,吕不韦将自己的一个善于跳舞的小妾赵姬,送给了子楚。后来,赵姬给子楚生了一个儿子,就是后来的秦始皇嬴政。
秦昭王五十年,秦国攻打赵国,秦赵两国正式开战。为了保命,吕不韦追投了全部家产,贿赂赵国官员,仅带着子楚一人慌忙逃回秦国,将赵姬和嬴政留在了战国邯郸城。

操盘秦国阶段
回到秦国,在吕不韦上下打点运作之下,子楚逐渐稳定了世子的地位。到了秦昭王五十六年,安国君继位成秦王。在位仅三天就去世,子楚继位,就是秦庄襄王。吕不韦被拜为相国,封文信侯,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。
由此,秦国正式进入吕不韦时代。通过招募天下人才,提振国家经济,整顿国家体制等等,都发挥了吕不韦政治家的才能。
秦庄襄王在位三年去世,时年十三岁,被从赵国救回的嬴政继位,赵姬成为王后。拜吕不韦为相邦,被秦王尊称“仲父”。
吕不韦的思维体系是早期的实学思想,以杂家体系建立治国方针。杂家体系完全是拿来主义,没有具体的原则,和明确的主张。只有一条相对奇葩但实用的主题思想:谁的有用,就用谁的。这一条更适合搞教育,不偏不倚,包容并蓄。
他为此还成立了学术研究课题组,著写了《吕氏春秋》。写成之日,还发布赏金,凡挑出错误者,一字千金。
然而,已经完成三不朽的吕不韦,却在秦王嬴政九年,也就是在嬴政22岁的时候,因嫪毐事件彻底翻车。

晚节不保的结局
寡居的赵姬不甘寂寞,吕不韦为了不招惹麻烦,也是为了掌控政局,就将小鲜肉嫪毐,教赵姬以假太监的身份招进后宫。
等嫪毐和赵姬生下两个孩子之后,事情爆发,并导致嫪毐发动政变。
政变是嫪毐借赵姬的名义发动,并宣称嬴政为吕不韦的儿子,迅速又仓皇地攻打王宫。结果,很快被有所准备的嬴政剿灭。
我个人怀疑,嬴政是担心吕不韦政变做的准备,恰巧让嫪毐踩到了雷。至于嬴政是不是吕家的孩子呢,司马迁的《史记》采用了此说,我不打算采用此说。等始皇墓打开之后,提取一下DNA,再从吕不韦幕里提取一下DNA,相互比对一下再说。
当秦始皇捣毁了嫪毐集团之后,捎带手解决了吕不韦。先是制造吕不韦无功无德,然后罗织罪状,之后再定罪发配,直到吕不韦服毒自杀。
吕不韦成于自己的实用主义,败在贪恋地位。不知进退,仅此一点他不如范蠡。

关注我,聊闲话,人人都是杂学家。
创业项目群,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,添加 微信:923199819 备注:小项目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odoho.com/252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