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一直以来以为明粉只会关心跟明朝相关的元、清,因此只会有元朝和清朝中招。但是明粉的手伸得比我想象中要长,现在居然开始说辽、金不是正统了。
具体参见以下链接评论区以及本文置顶评论金朝:一个让汉族感到耻辱的女真人王朝
首先在宋史学界,一直以来从来没有人对辽、金的正统性提出任何质疑,在学界,辽、金和宋乃至蒙元都是正统,根本无可争论。因为民国时期一直到现在官方认定的二十四史之中有《辽史》、《金史》,而且同《宋史》并列,这已经证明不光是元朝,就连后世的民国乃至新中国官方都是认定辽、金的正统性的。
这里我专门说明一下,《辽史》里面称辽国皇帝为“帝”、“上”等等,称呼宋朝为南朝,《金史》称宋朝皇帝为“宋主”,却称金国皇帝为“上”、“帝”。书中很明显是只认其为正统的,而后世将《辽史》《宋史》《金史》一同列入正史,则可以视为默许这种认定正统的做法,二十四史中的每一本书都有强烈的正统认同,不相信可以自己去读里面的帝纪和列传。
《辽史》、《金史》和《宋史》都是元朝所修,而明粉否定辽、金的正统性,就是通过否定元的正统性来做的,那么很明显,如果按照他们的理论,宋的正统性也会受到质疑。
中国历史历来讲究法统,法统的概念其实就是王朝合法性的来源,在中国古代,只有两种合法性的来源,一个是接受前朝的禅让,比如唐朝接受隋恭帝的禅让,一个是武力推翻前朝。既然只有这两样,明粉在否定元朝正统性的时候,实际上就是在否定明朝自身的正统性,因为明朝最初的合法性来源于推翻“胡元”。
近代中外学者研究指出,元明改朝换代的性质主要是由阶级矛盾引起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,而非民族革命。日本中国史学家宫崎市定指出,作为民族革命的象征,元明鼎革常被拿来与辛亥革命相比较,然而两者有很大区别,后者确实具有强烈的民族革命色彩,而前者则不然。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刘浦江指出元末民变时士人不屑参加叛军,叛军也很少利用士人,元末明初不论是伊始依附张士诚的、加入朱明政权的或没有加入任何势力的士人,他们的政治态度都有“在不同程度上怀念元朝”的共同点。从元末明初的士人诗作中亦可见他们皆视蒙元为正统王朝,在当时的诗赋中亦可看到士人对元朝的怀念。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就自称“朕本农家,乐生于有元之世”,又谓“元世祖肇基朔漠,入统中华,生民赖以安靖七十余年”;“元虽夷狄,然君主中国且将百年,朕与卿等父母皆赖其生养。元之兴亡,自是气运,于朕何预?”。朱元璋称帝后也强调他的天下不是取自元朝手中而是得自群雄之手,并无复仇之意:“向使元君克畏天命,不自逸豫,其臣各尽乃职,罔敢骄横,天下豪杰曷得乘隙而起?朕取天下于群雄之手,不在元氏之手。今获其遗胤,朔漠清宁,非天之降福何以致此?《诗》曰‘商之孙子,其丽不亿。上帝既命,候于周服’,天命如此,其可畏哉!”。明初洪武二十二年重建的历代帝王庙,通过严格的入祀标准的秦汉以后的五名帝王中,其中一名为蒙元王朝的君主元世祖,《敕建历代帝王庙碑》记载:“正名定统,肇自三皇继以五帝,曰三王、曰两汉、曰唐、曰宋、曰元。受命代兴,或禅或继,功相比,德相侔”,可见明初君臣对于蒙元一朝似无恶感可言。早年提倡元明民族革命论的中国学者钱穆在晚年作出反思,他感慨道:“所谓民族大义,光复汉唐旧统,诚千载难遘一机会,而明初诸儒似无此想……(诸儒)心中笔下,并无夷夏之别……明初诸臣不忘胡元,真属不可思议之尤矣”。
明正统十四年发生的土木之变引发社稷危机,明人的华夷正统观开始出现转变,主流思潮逐渐趋向强调“华夷之防”。明嘉靖以后,经过长年的明蒙冲突,明人的蒙元史观出现转变,为了否定元朝的正统地位,甚至有声音主张“以明统继宋”。刘浦江指出,明代中后期士人有关元明革命的记忆与历史真相相去甚远,明中后期兴起私修“国史”的风气,出现“挪用、误解、转化和创造历史记忆”的行为,例如明末学者徐奋鹏说:“独我太祖高皇帝起自宇内风烟之中,迅扫胡腥,再开天地。故宋龙门(宋濂)其功高万古,得国之正,则所以上承唐虞三代以来之正统者,惟我明而已”。宋濂确曾歌颂朱元璋功劳盖世,然而原文为“然挺生于南服而致一统华夷之盛,自天开地辟以来,惟皇上为然,其功高万古,一也;元季绎骚,奋起于民间以图自全,初无黄屋左纛之念,继悯生民涂炭,始取土地群雄之手而安辑之,较之于古如汉高帝,其得国之正,二也。”原文中实际上并无强调“迅扫胡腥”之意。
……
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生傅范维指出,《谕中原檄》中提出的“驱逐胡虏,恢复中华”号召,指的是在中国境内皆该驱逐的“效法胡虏之行”者,天下应该转交给秉承中华文化、维持纲常礼法、护佑民生的圣人统治。《谕中原檄》中的“华夷之别”概念,并不仅限于种族区分,亦有其文化意涵。檄文中表示,欲得天下者,自应拥护中华文化的传统,实践“立纲陈纪,救济斯民”之事,而天命已失的蒙元政权与元末其他势力如张士诚、方国珍皆背离文化道统的准则,故皆不可为华夏之主。他亦提及檄文中并没有否定元朝之统。中国社会政治研究学者萨孟武指出,《谕中原檄》虽提及“华夷之辨”,但明朝初期的官方文书却反映出朱元璋民族意识淡薄的一面。
由这段材料可以看出,在明朝初期,是没有认为元是异族所以不合法的言论的,元是不是正统根本毫无争议可言。真正能够争论的只有满清,对此,作为主研宋史的我根本毫无兴趣去争论。
既然元朝的正统性没有争议,辽和金的正统性也就无可争议。而明朝官方更是将辽、金、元的正史列入“二十二史”。明朝这么做的原因是明朝人官方知道什么叫法统,法统应当怎么继承。元、明的正统性只能来源于辽、金,因为元起自大漠,跟推翻南宋的事情八竿子打不着。
明粉总将世界两分,肯定会以为我觉得南宋不是正统,但凡认真看明白我文章的人,一定会知道,南宋和金都是正统,是出自不同道统和法统的正统王朝。宋的法统承袭自五代以及之前的唐,而辽、金是因为之后的元、明是正统,因此列为正统。元、明的合法性无法承袭自宋朝,因此,只能去开创一个新的法统。
创业项目群,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,添加 微信:923199819 备注:小项目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odoho.com/5876.html